为了给失地青年创业就业搭建平台,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资金技术帮助,洞井街道打造了一个造梦、追梦、圆梦的“同心梦工厂”。以“同心梦工厂”为阵地,今后每月的9日、10日、27日、28日为“同心圆梦就业创业服务日”,社会各界人士将轮流接待就业创业帮扶对象,为其释疑解惑,并在街道每月开展一次扶持青少年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知识讲座,切实解决他们就业创业的实际问题。同时专设失地青年农民就业窗口,建立健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劳动事务代理等“一站式”、“零收费”服务机制,为失地青年农民全时段、全过程服务。
一是同心搭建“平台梦”,增强失地青年创业学习战斗力。今年来“同心梦工厂”多次开展扶持青少年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就业服务等多种形式知识讲座,参加人数共400余人,围绕城乡一体化建设,以强化学习培训为抓手,建立经常性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个人自学与现身说法相结合,街道专门聘请专业授课老师针对青少年就业等方面知识,以跟班学习、现场指导等方式对青少年、失地农民就业创业给予技术培训,不定期举办创业专题培训班,向面临就业人员讲述创业就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并在辖区内开展“四送活动”,组织社区居民开展咨询等形式的创业宣传(送政策),邀请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失地青年开展创业指导专场或创业典型演讲会(送指导),开展对创业意愿家庭的入户走访,及时了解需求并予以帮助(送服务),开展失地青年创业引导性培训(送技能),为失地青年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是齐心拓宽“窗口梦”,提高失地青年学习能动性。“缺资金、缺项目、缺经验”始终是青少年、失地农民创业就业之初的主要障碍。同心梦工厂专设失地青年农民就业窗口,建立健全职业介绍、职业指导、政策咨询、劳动事务代理等“一站式”、“零收费”服务机制,为失地青年农民全时段、全过程服务,积极帮助失地青年行动上“就业”。同时明确工作职责,搞好创业服务和协调工作。对创业愿望强烈,创业项目具有可行性,但缺乏启动资金的失地青年,通过个人申请,政府审核,视创业规模大小与银行对接,提供相应额度、低利息的贷款,最大限度地帮助他们创业,激发他们创业动力;引导失地青年朋友们因地制宜,采取独资、合资等多种方式创业。今年在省人才市场、高升社区、汽车南站等区域召开大型人才招聘会5场,200余家企业参加,参与人员800余人,共有200人成功通过应聘找到了理想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