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辖区内有就业意愿且选择本地就业的居民(农民工)逐年增多的趋势,昌南新区多措并举,助力居民(农民工)实现本地就业和创业。截至2月底,辖区内选择本地就业的居民(农民工)就业率达到92%。
该区充分发挥陶瓷工业园区产业聚集、企业众多的优势,吸纳本地居民(农民工)就业,仅市贝汉美陶瓷有限公司目前就吸纳了约300名本地居民(农民工)。在陶瓷工业园区,类似企业有110余家,可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000个。
为提高本地居民(农民工)的劳动技能,实现更好的就业,该区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吸引此类居民(农民工)参加各类培训。如陶瓷工业园区内的名坊园经常举办公益性质的陶瓷技艺培训班,不少居民(农民工)通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后实现了在本地就业。此外,该区还投资建设陶瓷产业孵化基地,引导鼓励本地居民(农民工)自主创业。
为引导鼓励企业吸纳本地居民(农民工)就业,该区出台了《关于扶持陶瓷企业进驻标准化厂房集约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设立陶瓷企业进驻标准化厂房发展专项扶持基金,专门用于兑现企业进驻标准化厂房发展的各项补贴政策,包括用气用电生产补贴、运营补贴、职工职业培训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对吸纳本地贫困劳动力就业的(签订劳动合同、累计工作时间不少于6个月),每吸纳1名建档立卡城乡贫困劳动力,在其就业年度内按年给予1000元补贴,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的(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按其为就业困难人员实际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和失业保险费给予补贴。
为畅通用工双方信息渠道,该区2021年春节前后组织了2场线上招聘活动,34家有用工需求的企业共提供岗位1127个,有近300名居民(农民工)通过招聘活动实现在本地就业。经抽样调查,陶瓷工业园区企业员工到岗率达98%,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用工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