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衡阳市召开“请人民阅卷”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成就新闻发布会,衡阳市民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卫生与健康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各单位做出的贡献,取得的成果。
民政为民,民政爱民
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开展脱贫攻坚“回头看”,全市累计新增农村低保对象17794人、农村特困供养对象1776人,兜底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特困供养人员保障范围覆盖到农村五保、城市三无人员,全市月保障约3.8万余人,农村分散和集中特困供养水平均达到5460元/年/人。全市建成救助管理站9个,累计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10万余人次。2018年启动慈惠民生保险,城区居民享受“零保金”“高赔付”,共理赔近1000余人次、585万余元。
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建成农村敬老院166所、公办福利机构13所、民办养老机构69所,全市养老床位达5.28万张,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达到43张。2019年成功争取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市落户衡阳,新建社区和居家养老服务中心43个,全面形成“市-区-街道-社区-小区”五级服务网络,普惠老人30万人以上。
社会治理创新活力彰显。创建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成农村社区示范点400余个,基本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便民利民服务相衔接的社区服务体系。2020年全市将投入近3个亿,新建、改造和升级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700余个,下沉村(社区)公共服务事项44个,所有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均能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