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研究 > 创业研究 > 创业研究

创业板“补网”既要快又要稳

作者: 日期:2014-10-14 13:45:15 人气:384

  毫无疑问,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是近十年来我国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然而,中国资本市场在这场新经济盛宴中却没有分到多少羹,尤其是在定位于服务创新型、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开设以后,依然没能留住多少优质互联网企业。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8月末,仅有17家互联网公司登陆创业板市场,涵盖资讯门户、B2B、网络游戏、网络服务、网络旅游、网络视频、网络安全、网络基础设施、互联网金融、互联网教育等领域,总市值为1693亿,募集资金113亿。无论是公司数量、市值规模,还是募集资金,相对来说都略微偏小,与互联网近十年来增长最快新经济行业的地位明显不符。

  根植于中国经济转型大潮中,国内互联网新经济发展可谓恰逢其时。以乐视网为例,作为在A股上市的首家网络视频公司,2010年8月IPO募资7.3亿元。2009年公司营业收入仅1.46亿,净利润为4447万元,2013年公司净利润已超过2.52亿元,净利润复合增长率高达142%。相反,远赴海外上市的互联网企业却不乏业绩不振者,比如酷6于2005年在纽交所上市后,业绩一路下滑,营业收入从上市当年的6237万美元萎缩至2013年的1314万美元,2007年以来连续亏损;优酷、土豆于2010年在纳斯达克上市后,营业收入虽增长了近10倍,但持续经营净亏损仍在不断扩大。

  究其原因不难发现,相对于其他在海外上市的视频网站,拥有资本市场和业务市场高度重合是乐视网的独特优势,公司借助上市契机加速品牌建设并被更多的客户熟知,在短时间内迅速建立了网站和终端两条业务线,最终发展为行业翘楚。

  即便如此,国内创业板市场还是留不住互联网企业舍近求远海外上市的热情。就在今年,国内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又陆续奔赴美国上市,留给国内资本市场遍地神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