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国务院办公厅要求各地区对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进一步放宽准入条件,降低注册门槛,创业地按规定给予小额担保贷款及贴息、税费减免等政策扶持,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积极推进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自主创业高校毕业生提供项目开发、开业指导、融资、跟踪扶持等“一条龙”创业服务。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及企业强力跟进,制定了更为具体的扶持措施,比如简化企业注册登记程序,减免注册登记各类费用,优先贷款支持、适当发放信用贷款,简化贷款手续,利率优惠,在税收缴纳方面实行减税、免税等,激励毕业生成功创业。
但是,从实际情况看,目前高校毕业生创业人数比例仍然很低,创业成功人数的比例更低。南开大学统计数字表明,仅有2.2%的大学生已经开始实际创业行动且已经创业成功。按说,中央、地方政府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力度超过往任何时候,当前的社会氛围也有利于创业,可是为什么毕业生创业成功率这样低呢?南开大学张玉利教授等专家学者的文章从一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更多的有识之士关注这一话题,来稿来信共同探讨解决之道。
研究型大学开展创业教育需要寻求创新:第一,重视创意。创意比创业计划更重要,建议探索和推动创意竞赛,创造条件提升创业计划的真实性,营造环境鼓励大学生开展市场测试;第二,锻炼应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能力。注重围绕创业过程和行为开展创业教育,探索偶然性中的规律;第三,侧重资源整合能力而非单纯整合和应用所学知识,鼓励学生注重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