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研究 > 创业研究 > 创业研究

乔布斯失去的十年启示:事事完美并不可能

作者: 日期:2013-09-28 10:16:10 人气:281

众所周知,在史蒂夫·乔布斯三十岁的时候,他被董事会从他一手创立的公司中赶走。这已经是乔布斯神话中最悲情也最传奇的一幕场景。我们无法想象,假如乔布斯在同斯卡利的斗争中获胜,留在了苹果公司,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回到当时的场景,我们只会看到,乔布斯那时尚不是一个好的CEO;他的确在产品和营销上有过人之处,但是作为一个产品和营销天才,他的问题是,他很难被管理。如果连一心想要跟乔布斯维持好关系的斯卡利也难以同乔布斯一起工作,苹果的董事会应该很难再从美国商界找到另一个人与他合作。

1985年2月,也就是乔布斯30岁生日的当月,作家大卫·谢夫在《花花公子》杂志上发表了对乔布斯的长篇访问。在其中,乔布斯说:“一个艺术家到了三四十岁还能做出惊人的东西,这是很罕见的。当然,有些人天生就有求知欲,永远像小孩一样对生命充满敬畏,但是这种人很少……如果你想有创造性地过自己的生活,就像艺术家一样,就不能常常回顾过去。不管你做过什么,以前是怎么样,你都必须心甘情愿地接受一切,并将一切抛诸脑后。外界越是试图强化你的形象,你就越难做一名艺术家,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艺术家说:‘再见,我得走了,我要疯了,我要离开这里。’然后他们就离开了,在某处休隐。也许之后他们又会重新出现,变得有些不同。”

事后重新再读这篇访问,会发现乔布斯在访谈中很有预见性地谈到了很多问题,包括他跟苹果公司的关系、他如何看待创造力的延续等。如果仔细读沃尔特·艾萨克森关于史蒂夫·乔布斯离开苹果之后的那几章,我们可能会认同艾萨克森的观点,即“他后来的巨大成功,并非因为在苹果的下台,而是下台后华丽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