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没有比如何管理千禧一代(1984-1995年出生)更热门的话题了。老一代经理人对如何管理这些“如今的孩子”很是烦恼。我最近和一些高管进行交谈,发现老一代管理者和千禧一代共事所面临的挑战已开始浮出水面。比如,一位高管抱怨道:“我过去总是给年轻的员工布置工作任务,并希望他们马上开始行动。但现在我事先需要花费20分钟向千禧一代解释这件事的重要性。”
千禧一代似乎被印上了“智能手机上瘾者”的标签,他们希望得到赞美和反馈,却缺乏得体的尊重。他们希望能快速发展,却不愿肩负责任。他们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置于雇主的需求之上,认为自己可以随意选择工作的时间、地点和方式。这种描述为跨代劳动力培训提供了一个庞大的市场,却曲解了80后员工的品质,过度渲染他们与老一代员工的差别。
我们应该找到两代人间的平衡点,让所有员工都能积极地投入工作。由于我们只盯着两代人间细微的差异以及对他们片面的了解,忽略了不同年龄段员工间的相似性,导致我们错失了两代人之间的平衡点。当你在激励年轻员工或与之沟通遇到困难时,你很有可能将部分原因归结于两代人间的代沟上。毕竟,哪一代人的行为和价值观没有遭受过质疑呢?《时代》杂志最近刊登了一篇有关千禧一代的文章,文中引用了一个40多岁作家的话:“经验丰富的老师们表示,他们的一生中从未遇到过像当代年轻人一样自私,只会享乐的人。”这段话来源于1911年出版的《大西洋月刊》上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