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创业研究 > 创业研究 > 创业研究

应变能力——领导力的新内涵

作者: 日期:2013-07-19 11:12:59 人气:340

没想到,研究领导力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组织管理学教授、副院长张志学,对被惯常津津乐道的领导力模型表现出一脸不屑,“你说的模型我都没看。这类模型太多了,几乎有关领导力的研究,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领导力模型。那些模型,我认为不太有价值。”

在张志学的EMBA 课上,他只用三张幻灯片介绍领导力概念的演变,第一张,介绍1980 年代以来提出的转型式领导力,这是因应变化和变革而生;第二张,与转型式相对应的交易式领导力,这是产生于1980 年代以前少有变化的世界中,这种领导力说白了是一种管理;第三张,是参与式领导力,顾名思义,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其中,转型式领导力是张志学最为推崇的,“在日趋变化多端的世界中,领导力一定是应对变化的,跟管理有本质不同,管理是应对复杂性的。因此,没有变化就不要谈领导力,领导力一定发生在变化时。”针对转型的概念,他进一步解释道,“就是把各具特色的思想个体,用一个目标吸引过来,把‘盲流’变成目标一致的集体行动。”据此,张志学认为,领导力最根本的定义,应该是“影响一群人,达到某种目标的能力和过程。”西方学者一般认为领导力是一种能力,但张志学认为还应该是一个过程,“要想让众人跟你一起达到某个目标,这里面还存在彼此互动的过程。这是一个化学反应过程,能力是静态的,而能不能点燃追随者或者下属,则需要在动态的过程中实现。”

传统领导力研究的致命短板研究领导力的学者通常是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者,张志学也不例外,他所谓的领导力化学反应过程,实际上就是从组织角度去观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