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湖南郴州市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去年全市54个社区(村)被认定为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110个社区(村)被认定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今年通过持续推进“五化五联”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充分就业社区高质量建设,助力郴州创建“全国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城市”。
去年来,为实现高质量就业,郴州市全力构建“五化五联”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即打造多元化平台联结城乡,推行智能化服务联网城乡,组建专业化队伍联络城乡,运用市场化手段联营城乡,实施精细化管理联动城乡。
在打造多元化平台联结城乡方面,充分挖掘利用党群服务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站)、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等现有资源渠道,打造“15分钟就业服务圈”。利用党群服务站就近就便设立零工驿站52个;在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设立就业超市、打造岗位集市;在村(社区)、集市等人员密集场所,结合户外劳动者服务站试点建设46个“就业第一站”,定期发布岗位招聘信息,扩大服务范围。
在推行智能化服务联网城乡方面,开发应用“郴州人社一码通”小程序,推动求职招聘、技能培训、诉求办理智能化、便利化,实现求职招聘“一码通城”、技能培训“一技通校”、诉求办理“一诉通办”。同时,组建专业化队伍联络城乡,利用村民小组长熟悉社情民情的优势,从中选聘“劳务经纪人”521名,服务创业就业第一线。
郴州运用市场化手段联营城乡,建设和认定创业孵化基地19家,在孵实体727个,吸纳就业13605人。参加全省首届“耀动三湘”网络创业直播大赛总决赛,4个项目全部获奖,其中一等奖1个。支持企业在村(社区)设立就业帮扶车间626个,吸纳就业5229人,推动群众“家门口”就业。“安仁创新机制助力就业帮扶车间惠民增收”经验入选人社部典型案例。并推动劳务输出标准化、品牌化,打造省级特色劳务品牌5个、市级5个、县级16个,带动45.3万人就业,逐步形成“一县一特色、一县一品牌”格局。
为实施精细化管理联动城乡,该市建立以奖代补机制,对“五化五联”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明显的县市区和乡镇(街道)予以表扬奖励,全市构建了“以县带乡、抓乡促村、上下联动、一体推进”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