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变化,是金融地位的显著提升和金融深化程度的日渐提高。国有大型金融机构股改以来的增量改革,在不触动原有利益格局的前提下,以微观金融机构为改革出发点推动金融业实现了高速发展。可以说,金融的影响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泛,金融与社会公众的联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密,金融受关注和重视的程度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突出。
然而与钢铁、水泥、多晶硅等行业一样,金融业在经历规模大跃进之后,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产能过剩。随着竞争日趋激烈,在中国利率双轨制—存贷利率固定、理财产品等民间融资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为求利润,通过各种途径办法将信贷业务包装后投入高利率市场,走上了高风险、高收益之路。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剪刀差亦越拉越大。
美国次贷危机,昭示了金融部门与实体经济部门发展的"马太效应"使金融危机的爆发具备了条件。中国经济持续下行也预示着金融增量拉动实体经济的发展道路走到终结。
下一篇:风险投资人的十大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