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湖南省城镇新增就业45.08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64.4%,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为4.07万名劳动者追回工资待遇4.03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湖南紧扣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这一主题主线,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就业和劳动保护工作取得新成效。
湖南省是劳务输出大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直接关系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成色。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成立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人社联动多部门协作,研究务实管用的举措,切实增进民生福祉。
就业促进方面,在日前召开的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上,记者了解到,湖南正加快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把稳定和扩大就业纳入宏观政策一致性评估内容,将就业增长、失业水平、劳动参与、就业质量等指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强化财税、金融、产业政策与就业创业政策协调衔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同步推广“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为企业和劳动者提供高效、便捷、精准的公共就业服务。尤其突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加强企业用工保障,鼓励青年投身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创业。
劳动保护方面,上半年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682.47万人,有一些留在城市面临住房、入学、医疗等难题,返乡后又难以适应农业生产技能、农村居住环境。人社部门靠前做好农民工服务保障工作,想尽办法解决“身好进、心难融”问题,加快出台促进他们灵活就业、就近就地就业的措施,穷尽政策解决“回不去、留不住”问题,实现体面就业、安居乐业。
规范方能更好发展。湖南将从顶层设计、事中监管、纠纷调处等方面规范企业和劳动者合法权益,鼓励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构建新时代和谐劳动关系。积极探索设立分层次、覆盖新就业形态等非标准劳动关系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劳动法律法规和“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的企业工资分配体制,深入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多元化解劳动纠纷,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和共建共治共享的劳动关系治理格局,激励广大劳动者焕发就业创业热情,释放创新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