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名为《中国合伙人》的电影,除了勾起很多人的怀旧情结,同时也唤起了对中国式民营企业机制的探讨,更引发了诸多追问—如果新东方不叫“新东方”,叫“俞徐王”或者“俞徐王兄弟”,结果会怎样?为何很多欧美的合伙制企业可以善始善终,中国却在不断上演各种散伙人的故事?
从“万通六君子”坚持到最后的冯仑,到新东方“三驾马车”分手,再到真功夫内斗等,中国公司里的江湖义气、不合理的股权设置、利益分配不平衡、合伙人角色转变、理念冲突以及功高盖主等因素,早已成为从“合伙”最终走向“散伙”的魔咒。
一个满口“诚信”却缺乏商业社会契约精神的商界群体,在涉足商业利益时,谁都以为自己赢得了最后的胜利,结果大家都是输家—这就是中国“合伙人”的宿命?
下一篇:媒体人创业10大成功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