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就业分析 > 创业研究 > 就业分析

又是一年毕业季,看湘江新区如何助力大学生走稳就业路?

作者:管理员 日期:2024-06-13 21:06:14 人气:7679150

每逢毕业临近,不少高校应届毕业生都在为工作的问题而奔忙、烦恼。但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专业应届硕士毕业生方文涛却没有这种烦恼。早早将职业规划做好并积极投入面试的他,已经成功拿到中科云谷的offer,并正积极为7月的正式到岗做准备。

得益于湖南湘江新区打造的“831”大学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像方文涛这般,提前了解就业形势、做好职业规划,并成功通过校园招聘会等渠道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不在少数。围绕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提升+自我实现”的就业创业需求,新区构建的全流程就业服务体系,如今正助力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顺利就业、留湘发展。

靠前服务大学生就业不迷路

毕业后选择什么行业、做什么类型的工作、去往哪个城市?这些都是年轻人就业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就业是人生大事,不敢有半点马虎。”为了早日找到心仪的工作,方文涛很早就开始了解有关职业规划和校园招聘方面的内容。2023年11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方文涛在学校的校园招聘会上看到了湖南湘江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搭建的简历加油站展台。为了给自己的求职加分,抱着试试的心态,方文涛进来体验了一番专业的简历指导和免费打印服务。

“当时觉得在学校就能享受到这些免费优质的就业服务,很幸运。那天体验完后,我就自己去了一趟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做了AI职业生涯测评,还有中心老师通过专业报告对我进行一对一指导。”方文涛表示,因为这些专业的指导,加上此前自己对职业发展的了解和规划,他更加笃定了留在长沙发展的想法。

在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的牵线搭桥下,00后的孙运杰收到了来自中汽院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中心湖南有限公司HR的实习邀约短信。经过参观了解、面试,不到一周的时间,孙运杰就拿到了实习offer。“现在上岗3个多月了,感觉综合管理这个岗位还挺适合我的,也提前适应了工作的节奏。公司的氛围也很不错,希望能够有机会转正。”孙运杰期待着。

相比于方文涛的理性和笃定,不少大学生的职业规划并不明晰,需要在学习和实习中进一步摸索。为了让大学生就业“不迷路”,湖南湘江新区将服务前移,拍摄“岗位代言人”和“湘江新力量”短片,以进高校宣传、进校园分享等途径,向学生展示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和发展前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就业观,调动学生就业内驱力。

深度链接打通就业快车道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成才,既是“家事”“国事”,也是湖南湘江新区的“心头事”。新区辖内拥有20余所高校,40余万名大学生,面对逐年增长的毕业生规模,如何做好就业这道必答题?

以问题为导向,湖南湘江新区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持续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联动高校和企业分产业链、分专业方向建立“见习基地”,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组建包括高校老师、企业高管、专业机构专家在内的职业指导专家团,定期开展培训,帮助高校学生进行职场人的角色认知和转换;通过企业推介会、校园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等形式,将岗位送到大学生身边……

“新区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给予的支持力度很大,组织的人才巴士活动,邀请企业的人资专家进校园开展简历诊断和职业指导等活动,在拓宽学生的职业视野上大有帮助,也促进了本地优质企业与高校师生之间的近距离交流。”湖南大学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就业市场办主任唐一表示。

湖南商务职院招生就业处处长刘芳芳则认为,新区组织的人才巴士、湘江开放日等互动交流活动,与学校的就业工作达成了互补。“尤其是新区为学校组织的两场人才巴士活动,让师生都可以详细了解到目前企业的各方面情况,实现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招聘岗位的精准对接。”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应届毕业生姚首琼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今年2月,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邀请了水羊集团、拓维信息等公司的HR参与直播带岗活动,姚首琼在中心工作人员引荐下与水羊集团HR结识。经过校招流程,她成功拿到了offer,在水羊进行了实习。“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收获很多,比如怎么做市场分析,挖掘产品卖点等,不论是就业还是创业,都非常实用。”姚首琼表示。

精准对接兜牢就业民生底线

据权威数据显示,中国2024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79万人,同比增加21万人。在2023届毕业生1158万人的基础上再创新高。

如何兜牢大学生就业民生底线?高频开展的新区企业组团进校园招聘、线上招聘、直播带岗活动,为高校学子顺利就业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从前期协助我们跟高校对接,到各种就业活动的举办,校招期间,新区帮我们与学校、学子之间建立了很好的链接。”拓维信息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新区的搭桥,企业与高校构建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人才供应体系,开展了更深层次的校企合作。“今年,我们计划校招200人,以算法、C/C++等技术研发岗位为主。”

“新区的就业服务专员对各个高校的专业设置等情况非常熟悉,对我们企业精准对接专业院校助益较大,节省了很多时间成本。”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透露,“今年来,我们参加了新区组织的2场校招活动,效果还不错,组织比较有序,每次人气也比较旺。”

除了常规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湘江新区还为困难学生准备了“暖心成长计划”。何娜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因为身体原因,行动不便,何娜在准备毕业前的大实习时内心就十分忐忑。但这份担心很快就被湖南宏昇建设有限公司的一通实习邀约电话消解了。原来,该公司通过新区与学校对接确定的帮扶名单,对何娜伸出了橄榄枝。“我目前在公司从事财务工作,希望在实习期满后,能够顺利转正。”何娜期待着。

据悉,自新区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服务活动近百场,服务学生超2万人次。通过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全天候、全链条、全开放的一站式就业创业服务,2023年,湘江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89.35%,留湘率达65.5%。新区2023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6.66%。

何谓“831”?

湖南湘江新区“831”大学生就业服务专项行动包括围绕提升认知、加强实训、岗位推荐、专业指导、结对帮扶、技能提升、互动交流、跟踪问效八个方面开展常态化服务,推动“湘江新力量”高校毕业生就业宣传片拍摄、打造“职面未来”湘江峰会、开展“湘江之星”创新创业大赛三项特色活动,建设一个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全面推动大学生就业服务向纵深发展。

在常态化服务中,专项行动将通过组建湘江新区“岗位代言人”队伍,拍摄“岗位代言人”宣传片,开展“职场新视野”沙龙活动,向学生展示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和发展前景;联动高校和企业分产业链、分专业方向建立“定向见习基地”,每年提供不少于500个见习岗位并推广“岗位初体验”“职场领路人计划”,同时整合资源组建职业指导专家团,定期开展职业指导、职场能力培育、创业启蒙课程等培训;广泛发动企事业单位实施“暖心成长计划”,每年为100名困难学生提供助学、实习、就业等全流程帮扶;建立岗位信息定期收集分析、分类定向推送的对接机制,在定期组织线上线下招聘会的基础上,通过“湘江开放日”“人才巴士”“企业高管面对面”等线下交流,让更多学生走进园区和企业,吸引更多高校毕业生选择新区共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