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老百姓的“饭碗”,是企业的重要要素保障,是社会的“稳定器”,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风向标”。面对2022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经济压力,湖南承压而上,以开局就要加速、起步就要起势的精气神主动作为,深入推进“春风行动”、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迎老乡回故乡创三湘”活动等,努力促进就业创业,稳定基本盘,让群众就业之路越走越宽。
稳字当头 打出一套就业“组合拳
1月,全省人社务虚工作会议召开。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提出“三稳定三促进两兜牢两确保”的促进就业工作思路:“通过稳定市场主体、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务工规模,促进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服务质量提升、创业带动就业,兜牢困难人员就业民生底线、规模性失业风险防范底线,确保城镇新增就业任务完成、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
1月初,湖南全面启动实施“迎老乡、回故乡、创三湘”活动,充分利用各类人员春节回湘探亲的契机,通过建立人才“资源库”、搭建对接“联络桥”、推出创业“政策包”、优化创业“服务池”等方式,最大限度凝聚各类人才回湘干事创业,夯实就业基础。
1月19日,全省2022年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湖南人社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计划从五个方面深化全省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包括着力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增强岗位的针对性、强化帮扶的主动性、提升培训的实效性、创新机制的激励性。
1月20日,湖南省2022年“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省内劳务协作交流洽谈会举行。全省51个脱贫县相关负责人赶赴长沙商议劳务协作。长沙市高新区、经开区作为园区代表,芙蓉区、雨花区、望城区、浏阳市作为县(市区)代表,与涟源市、桑植县、保靖县、溆浦县、宁远县、邵阳县等脱贫县代表签署了劳务协作对接协议。现场还举行了湖南省2022年“春风行动”首场专场招聘会,线上线下共提供66232个岗位。
保持进的态势 打通就业的“最后一公里”
“老乡你好,今年准备在家乡工作吗?”近日,怀化市人社系统工作人员和横岩村劳务经纪人敲开了从浙江务工返乡人员陈先富的家门。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该市人社系统在“春风行动”中创新方式方法,将往年的大型招聘会改成以村、社、集市为主的小型招聘会和就业行动进万家的敲门行动。陈先富对人社工作人员推荐的工作非常满意,他说:“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80多岁的母亲,又能有稳定的收入,年后就准备去面试。”
新年新气象,面对压力,湖南人社以“组合拳”为抓手,创新方式方法促就业。
2022年,湖南计划投入省本级就业资金4亿元,各地投入持续跟进。平江县“三个舍得”助力就业。舍得投入资金,县财政给予每个重点建设社区5万到10万元建设经费,完善硬件功能,夯实服务基础。舍得投入精力,构建了以县智能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重点建设社区基层站点为触角的公共就业服务新格局。舍得投入人力,每个重点建设社区匹配了2名以上专职工作人员。
长沙市望城区创新推出“就业指导员”工作制度,由就业专干、人力资源专业人员、后备力量三部分组成了一支精干队伍,分A、B、C岗,进行重点培训。株洲市荷塘区通过政府主导、购买服务方式,公开招标引进专业公司,推动就业服务专业化。其每季度对专业公司服务成效开展百分制考核,得分90分以上、80~89分、70~79分、70分以下时分别按照合同约定100%、90%、80%、50%的比例支付季度款。
江华瑶族自治县人社局积极与企业接洽,引导企业出台用工稳工举措,针对务工人员需务工又照顾家庭的情况,暖心推出“宝妈生产线”。“宝妈们”可以按自己时间接送小孩、双休、参与工作。当地部分企业还推出了免费少儿培训班,助公司的员工子女享受优质的课外教育,为员工解决周末、节假日无人照看孩子难题,让员工实现顾家、养家两不误。
湘西州“春风行动”延续到4月初,届时将通过各种途径归集州内外1000家用工企业6万个以上优质岗位。“春风行动”期间,重点围绕农民工群体,湘西州人社部门将与邮政部门联合开展“湘融湘爱·三湘邮情”行动,送出1.88~500元 “消费福包”、万名农民工赠送报销车费、10元邮费补贴、价值200元 “过年礼包”、全州90个邮政网点服务等“春节大礼包”,切实让人民群众得实惠。
展现新作为
“元月份人社部门送来不少暖心的服务,我们有信心抓好生产服务全省经济。”1月24日,长沙比亚迪汽车生产车间一片繁忙,在生产线上,一辆辆全新的轿车陆续下线。该公司招聘经理陈果介绍,今年一季度缺工估计有2万人,人社部门主动上门,邀请公司参加“春风行动”,帮忙与各地乡镇开展劳务对接,免费开展带岗直播,发布招聘广告等,让大家充满干劲。
据了解,今年,长沙市发布“暖八条”为企业和员工送上“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稳岗留工。包括:延长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费率和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2年4月30日;各园区管委会对2022年2、3月的参保平均人数达到1月份参保人数90%及以上的重点用工企业可给予稳工补贴;鼓励园区和企业对返岗务工人员给予交通补贴;鼓励企业对2022年2月7日前返岗的务工人员给予“开门红”红包等等。
帮扶企业稳岗扩就业,湖南人社展现新作为。
为加强产业园区公共就业服务,助力解决“招工难”“稳工难”问题,湖南各地深入推进“服务五好园区”行动,纷纷建立对接服务机制,将产业园区纳入公共就业服务范围,设立人社服务专员,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用工帮扶服务。特别是拓宽园区用工渠道,充分发挥118家省级产业工人定向培训基地作用,完善基地内劳动力向省内园区企业定向输送机制,促进当地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2021年以来,湖南人社部门为886家重点企业招工19.7万人。
“我们持续加大就业等政策进企业宣传力度,落实落细政策。”省就业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湖南通过系列活动,加大各类回湘创业人才的资金支持,按规定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及贴息政策。支持回湘人才创办的企业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给予场地租金、水电费减免、创业指导等方面扶持。落实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以及失业保险稳岗返还等政策,支持回湘创业企业降本减负增效。
值得指出的是,湖南在全国率先推出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做到了无需企业申报,只要符合条件,直接将稳岗返还资金拨付给企业,实现了从“企业找政策”到“政策找企业”的转变。
助力老百姓端稳就业“饭碗”,湖南人社展现新作为。
常德市“津市牛肉米粉师”劳务品牌最近因带动就业火出圈。当地人社局聚焦牛肉米粉产业,积极组织、建立机制鼓励劳务人员从事牛肉粉业,创建劳务品牌,同时多措并举,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创业,降低担保反担保门槛;大力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着力带动脱贫劳动力从事牛肉粉业致富。目前,在津市市域仅500平方公里的小城内,布列有大大小小300余家粉店,从业人员近万人,年均营业额8700多万元,域外市场营业额更是达5亿元。
在株洲市天元区,李艾从上一家公司的行政主管岗位离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经过半年的新媒体写作培训后,本就有不错文字功底的她,为2家公司做起了公众号。在全新的领域里,她做得游刃有余。
天元区就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我们在积极开展就业政策咨询、常态化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的同时,贯彻落实社会保险补贴等措施,帮助灵活就业人员实现稳定就业。”
经省政府同意,省人社厅等8个部门于1月出台了《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提出25条细化措施,明确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总体要求,包括规范用工、工资保障、社会保险、技能人才评价等。这无疑给网约配送员、网约车驾驶员、代驾司机、互联网营销师、淘宝店主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带来了福音。
“我们一线快递员也有社保了。”新邵县陈家坊镇人陈秋香,已在当地从事快递行业近5年,得益于《实施意见》,目前公司已经为包括她在内的15位一线快递员购买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
“我们湖南走在了全国前列。”美团区域法务胡海林,为《实施意见》完善休息休假制度点赞说:“推动行业明确或制定劳动定员定额标准,科学、合理确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这一条我在很多省份出台的意见中都没有见到,但这对我们的外卖小哥太重要了,可以有效减轻他们的工作负荷。”
潮平海阔,千帆竞发。新的一年,湖南人社紧盯稳就业的两大目标,更加充分地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团结奋进,狠抓政策落实,为推动“六稳”“六保”工作开好局、起好步。据了解,2021年,全省共为50.83万人提供“311”就业服务231.08万人次,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156.2万人次,“湘就业”归集岗位超过2.2万个,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7.09亿元,创业带动就业10.19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