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记者从省人社厅获悉,全省2022年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省人社厅新年第一次全省性工作会议,选择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议题为哪般?
承压而上保民生
前不久召开的省“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就业放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一栏的首位。在2022年主要预期目标中,城镇新增就业70万人及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以内两个重要指标都事关就业。
可以说,省人社厅组织召开2022年全省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工作部署会,就是要通过就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作,助力老百姓端稳“饭碗”,强化企业的重要要素保障,维护好社会的“稳定器”,把好经济社会发展“风向标”。
“抓两头、促中间。”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唐白玉指出,“两头”分别指宏观层面的,坚持经济发展的就业导向,通过大力发展经济带动就业;微观层面的,抓好就业的“最后一公里”“一百米”,重点抓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中间即用好各级各类就业政策“组合拳”。
此次大会,就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的重要行动。
五项着力再突破
2022年如何继续深化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此次大会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
着力提高服务的精准性。各地人社部门要健全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全面摸清服务对象底数,动态掌握情况,夯实就业服务基础。特别是畅通各类就业创业服务渠道,及时受理办结城乡劳动者的失业登记申请,对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但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大龄失业人员,也一并纳入就业服务范围,做到应帮尽帮、应扶尽扶。
着力增强岗位的针对性。各级就业服务部门和基层平台,要加大岗位信息归集力度,强化岗位动态管理,保障信息真实有效;要结合不同群体的特点和诉求,筛选推荐匹配度高的就业岗位。重点建设社区加大“湘就业”平台、服务大厅、社区(村)宣传栏等岗位信息投放力度,降低劳动者岗位搜寻成本,助力劳动者就近就地,早日就业。
着力强化帮扶的主动性。对辖区内的高校毕业生、脱贫劳动力、退捕渔民、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要进一步加强主动联系,提供职业指导、职业介绍、创业孵化、政策落实等服务。另一方面推进“765”重点企业公共就业服务联系制度和产业园区用工服务保障,努力保障重点企业用工。对生产经营遇到困难的企业,提前介入指导稳岗,同步为被裁减人员提供就业帮扶。
着力提升培训的实效性。有针对性开展职业培训信息推荐,落实免费培训补贴政策,促进提升劳动者就业技能。加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培训发布和推荐,帮助劳动者掌握新技术、新装备等实际操作技能。精准开展“菜单”式培训和定岗定向培训,实现培训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有效衔接。
着力创新机制的激励性。将就业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市场没有触及、市场不愿触及的地方,更有效更全面地推进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在今年建设方案中新增星级充分就业社区考核等次,对2021年已认定为省级充分就业社区(村)的、2022年继续参与建设并成效显著的,选取一定比例认定为2022年省级充分就业“星级社区”,优先推荐为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