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动感求职万企校园行日前正在各大城市陆续举行,如无例外,各站招聘现场必是火暴非常,大企业、热门岗位竞争惨烈,僧多粥少的现实,无疑会加剧大学生们对“史上最难”的心理预期。学校不差,专业对口,然而就是难以签约,问题在哪里?还有其他思维和路径吗?
答案是肯定的。
根据《2013年11月大学生就业监测报告》,排名前十的岗位需求量行业排行,无一不与高校设置的专业相对应,如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筑、工程施工,金融,教育、培训等。让大学生按自己所学专业寻找岗位,以专业优势增加就业可能,从而发挥专业特长,这本无可厚非,但这种“按图索骥”的就业思维,必然会缩小大学生就业的社会视野和跳出专业发现新天地的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