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缺乏的是毅力,而非气力。为了研究合适的灯丝,爱迪生千方百计地寻找,到处奔波,试验材料换了几千种,连续试验几千次,才找到了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他将光明带给了全人类;凭借60年的坚持不懈,歌德最终创作出了鸿篇巨制《浮士德》;贝多芬失聪后依然坚持不懈,最终创作出了伟大的《命运交响曲》。
一个初中毕业的农民,在镇政府的门卫岗位上工作了60多年。他选择费时费工的打磨镜片作为自己的业余爱好,但他一磨就是60年。借着镜片,他发现了另一个广阔的世界——微生物世界。从此,他声名大振,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授予了在他看来是高深莫测的巴黎科学院院士的头衔,就连英国女王都到小镇拜会他。创造这个奇迹的人物,就是史上鼎鼎大名的活了90岁的荷兰显微镜学家、微生物学的开拓者——列文·虎克。
无数事例证明,一项革新的诞生,一项发明的成功,一项科研成果的获得,少则几十天,多则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如果没有孜孜以求的热情和坚忍不拔的意志,面对中间的坎坷和艰险,就可能半途夭折,正是有了坚韧不拔的毅力,许多优秀的人才能克服种种困难和阻力,经受住挫折和暂时失败的考验,最终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