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称为大学生“史上最难就业年”,毕业生人数为1949以来最多,共达699万。目前距离高校学生毕业也就一个月的时间,但签约率仍然较低,如广东省内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仅为52%左右,就业形势严峻。全国其他地区的形势大抵类似。为此,国务院还特地召开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印发了相关通知,意在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就业形势的好转。
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政府官员、高校教师以及媒体呼吁,大学生要转变就业观念,及时就业云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个观念问题。也就是说,大学生并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符合他们心意的工作。这也从历年大学生就业的结果得到印证,即到了最后,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够找到工作。随着毕业临近,大学生不断降低自己的期望值,最终还是“成功”地就业了。
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固然还是个“观念”问题,并非就业岗位的不足。但并不能就此得出结论说: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是错误的(遗憾的是,很多人就是这么认为的)。事实上,为了接受高等教育,大多数的大学生及其家庭在经济上、时间上以及其他方面都付出了相对普通家庭而言巨大的成本,他们的就业期望值高一些,是完全可以理解的。